燃氣安全是城市治理的重點關注問題,博燃網作為行業媒體在不斷地宣傳燃氣安全使用知識、燃氣安全事故預防措施、燃氣時事政策,以期能增強燃氣用戶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,現推出2022年4月全國燃氣事故統計分析報告。
Big Events in Apr.
四月大事記
4月2日 立陶宛能源部發布聲明稱,立陶宛將不再進口俄羅斯天然氣,成為“歐盟第一個”獨立于俄羅斯能源供應的國家;
4月8日 《中國城鎮燃氣企業信息化指引(2021)》參編單位系列宣講直播第一彈,陜西燃氣集團杜建合講解《不同規模城燃企業信息化應用探索》;
4月12日 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發布《“十四五”國家安全生產規劃》,要求加強燃氣領域安全風險管控,推進燃氣城市生命線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網絡建設;
4月20日 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發布《關于2022年(第25屆)中國國際燃氣 供熱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參展的邀請函》,該展會將于10月26日-28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;
4月22日 《中國城鎮燃氣企業信息化指引(2021)》參編單位系列宣講直播第二彈,貴州燃氣集團束開講解《雙碳戰略下城市燃氣企業數字化轉型高質量發展》;
4月29日 國家能源局召開二季度網上新聞發布會,會上提到能源行業全力以赴增加生產供應,前三個月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6.6%。
Gas Accident Analytic Statistics
全國4月燃氣事故統計
(一)總況
數據來源于博燃網搜集的網絡新聞,4月新聞報道的燃氣事故總共有34起,其中有27起發生在室內,7起發生在室外。在確認氣源介質的事故中,天然氣引起的12起,液化石油氣引起的21起。
?
(二)事故地區數據
按事故發生省份看,2022年4月國內燃氣事故高發省份為江蘇、四川(4起)、云南、廣東、湖南(3起)。
按事故地劃分發生在平房的有11起,占比32.4%,發生在居民樓的有9起,占比26.5%;發生在商鋪的有6起,占比17.6%;其他事故發生在車庫、道路、步行街等地。
(三)事故原因數據
按氣體泄漏原因劃分, 在已明確泄漏原因的事故中,暴力施工引起的事故有5起,液化氣罐軟管變形老化引起的事故有3起,居民未關燃氣灶或使用不當引起的事故有3起,其他還有廢棄液化氣空瓶中含有少量殘液、用液化氣熏制食物等原因。
在34起燃氣事故中,有8起發生了爆炸,已明確爆炸原因的事故有4起,原因為:點火做飯(3起)、開燈(1起)。
案例分析
由于平房與居民樓的房屋整體結構不同,導致發生在平房和居民樓的事故中,氣源介質完全不同,11起平房氣源介質全部為液化氣,而發生在居民樓的事故中,氣源介質既有天然氣又有液化氣,氣源介質為天然氣的有5起,液化氣的有3起,還有一起不明氣源介質。
總體來講,液化氣發生事故的概率更高,更容易發生危險,對于居住在平房的居民更要注意提高用氣安全意識,否則下面的事故會再次上演。
4月17日,昆明官渡古鎮附近,一租戶家中疑因燃氣泄漏發生爆炸,一名男子被燒傷,手腳脫皮。記者觀察到事發房屋,墻面脫落,窗戶變形,是發房屋樓上、對面的屋子也受到很大殃及。
?
立夏已過,隨之而來的還有高溫、強對流天氣,天氣影響再遇上用氣不規范,是引發夏季火災的原因之一,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規范用氣呢?
液化氣使用安全小常識
一、液化氣鋼瓶使用年限為8年,每4年檢測一次,使用年限到期后由檢測機構進行檢驗,檢驗后不合格的判為報廢瓶進行報廢,檢驗后合格的可以繼續使用,超過15年予以強制報廢。
二、鋼瓶使用環境最高溫度不得超過45℃,嚴禁用火燒烤、澆熱水等辦法加熱鋼瓶,也不能在陽光下曝曬。
三、更換鋼瓶并連接減壓閥后,在角閥、瓶口等連接部位涂抹肥皂水進行試漏檢驗,無連續氣泡出現方可使用。減壓閥使用年限為5年,密封圈使用年限為3年,到期應立即更換。
四、橡膠膠管的使用年限為18個月,連接長度不超過2米,不少于0.5米,中間不能有接口,不得穿墻越室,并要經常檢查,發現老化、損壞、漏氣須立即更換。
五、發生液化氣泄漏,應立即打開門窗,關閉液化氣開關,如此時氣瓶著火,應用濕毛巾裹住手后再去關閉;勿動電器,杜絕明火,特別是不要打開抽油煙機;撤離至室外安全區域,立即撥打119報警電話和供氣單位電話,等待專業人員進行處理。
素材來源:網絡新聞、眉山消防、河西區消防救援支隊全媒體中心
博燃網
有獎活動
為您服務
微信
公眾號
官方
微博
返回
頂部
文章評論
0條評論|0人參與匿名評論
最新評論
暫時還沒有評論,不如來搶個沙發?